9 月 26 日,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正式印发《关于 “人工智能 + 交通运输” 的实施意见》(交科技发〔2025〕92 号),明确将算力资源统筹优化作为核心支撑,提出依托高速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构建边缘算力节点网络,动态整合企业算力资源,为自动驾驶、智能物流等场景落地提供坚实保障,标志着我国智慧交通发展进入 “算力驱动、场景突破” 的新阶段
9 月 25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 2025 年我国算力规模将超过 300 EFLOPS,智能算力占比达 35% 的核心目标,围绕六大重点任务构建算力基础设施发展新格局,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数字基座。
9 月 22 日,华为在 2025 年开发者大会上正式宣布推出盘古大模型 5.5,并同步上线新一代昇腾 AI 云服务。这一里程碑式的发布不仅标志着国产大模型技术在垂直行业应用的深度突破,更通过算力基础设施的革命性升级,为中国 AI 产业生态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近日,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核心数据揭示了全球算力格局的关键转变:当前 70% 的算力资源集中用于 AI 模型的集中式训练,而未来这一结构将发生颠覆性反转 ——70% 的算力需求将转向分布式推理。这一趋势不仅重塑着 AI 产业的发展路径,更催生了全球 AI 推理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据行业预测,2025 年全球 AI 推理市场规模将突破 3000 亿美元。在此背景下,甲骨文、阿里云等行业头部企业已加速布局推理算力领域,而猿界算力作为国内专业的算力服务提供商,正以定制化解决方案与技术优势,助力企业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
微软 Windows 系统 UCPD.sys 组件的安全风波,绝非偶然的技术故障,而是全球数字经济博弈背景下技术主权争夺的集中显现。这一事件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国产替代从 "政策驱动" 向 "价值驱动" 的深层转变,也让自主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的趋势逻辑与价值内涵,尤其是以华为、麒麟软件、寒武纪等为代表的领军企业如何通过技术创新重构产业格局,对于企业把握转型机遇具有重要意义。
2025 年 9 月 18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发布《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 推动数据中心和 5G 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同步工信部等六部门印发《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双政策从绿色低碳与规模效能双维度为我国算力基础设施发展划定清晰路线图。政策明确到 2025 年,全国新建大型数据中心 PUE 需降至 1.3 以下,国家枢纽节点更严至 1.25 以下,同时算力规模将突破 300 EFLOPS,智能算力占比提升至 35%,标志着我国算力基建进入绿色化与智能化并行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今天,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这份直接关乎 “数字经济底座” 的政策,给未来算力发展划了清晰红线: 到 2025 年,我国算力总规模要超过 300 EFLOPS(简单说,这是衡量算力强弱的核心单位,300 EFLOPS 相当于能支撑亿级设备同时联网、千万级 AI 模型训练的 “超级算力池”),而且其中 “智能算力”(比如支撑 AI 聊天、自动驾驶的算力)占比得达到 35%。
中国联通近日成功完成全球首例3000公里级现网无损数据传输验证,这项突破性技术面向国家东数西算战略需求,有效解决了长距离传输中带宽利用率低的核心痛点。通过创新性地将OTN光传送网与RDMA远程直接数据存取技术深度融合,实现了端口带宽利用率从20%到90%以上的飞跃,使超大文件传输效率提升4倍以上。这一成就不仅为东西部算力资源高效调度提供了关键基础设施支撑,更将重新定义算力中心选址逻辑和全国算力产业格局,推动算力资源真正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灵活调度与高效利用。
短短两天,寒武纪两度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第一高价“股王”。而推动用户预期不断攀升的,离不开AI市场的持续火热。与之形成此消彼长走势的是,英伟达在今日公布2026财年第二季度财务业绩后,反而股价大跌,不过交出的成绩单还是亮眼的。
昨天晚上,朋友圈被一份文件刷屏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